一、证据不足不能认定的情形有哪些
证据不足不能认定主要有以下情形:一是定罪证据存在疑问且无法查证属实。如证人证言前后矛盾,又无其他证据佐证,导致该证言真实性存疑,无法作为定案依据。二是案件主要事实缺乏必要证据证明。例如在盗窃案中,仅有被害人陈述物品丢失,却无任何能指向嫌疑人实施盗窃行为的证据。三是证据之间存在矛盾且无法排除合理怀疑。像不同证人对同一关键事实描述差异巨大,又无法解释清楚矛盾来源。四是根据现有证据得出的结论不唯一,存在其他可能性。例如现场发现的痕迹,既可能是嫌疑人留下的,也可能是其他人在正常活动中留下的,不能排他性地认定嫌疑人作案。
二、证据不足不逮捕法院还会起诉吗
证据不足不逮捕,法院通常不会被起诉。在刑事诉讼程序中,逮捕和起诉都需有相应证据支持。若因证据不足检察机关决定不批准逮捕,公安机关会变更强制措施,一般是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。
之后公安机关会继续侦查,若侦查后收集到足够证据,会再次提请检察机关审查起诉。若证据仍不足,不符合起诉条件,检察机关会作出不起诉决定。因为检察机关提起公诉需犯罪事实清楚,证据确实、充分,否则即便起诉,法院审理后也可能因证据不足判决被告人无罪。所以证据不足不逮捕且后续未补充到充分证据时,通常不会进入法院起诉环节。
三、证据不足不逮捕多久去检察院起诉
证据不足不逮捕后是否起诉及何时起诉需依具体情况判断。若公安机关补充侦查后证据仍不足,检察院可能作出不起诉决定。若补充侦查后证据充分,可提起公诉。
对于补充侦查,以两次为限,每次期限为一个月。补充侦查完毕移送检察院后,检察院重新计算审查起诉期限,一般为一个月,重大、复杂案件可延长十五日。若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适用速裁程序,应在十日以内作出决定,对可能判处有期徒刑超过一年的,可延长至十五日。
在探讨证据不足不能认定的情形有哪些时,我们了解到这在司法及诸多事务中都至关重要。比如在民事纠纷里,若关键事实缺乏足够证据支撑,主张就难以被认定。在刑事案